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看股票的平台
才“跑”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众擎PM01”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启现货销售。作为本次赛事的官方支持伙伴,京东也铆足了劲——据称,除了已上架的“宇树G1”人形机器人、众擎机器人外,赛事同款机器人也将在京东同步上线。
早在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就在他的经典论文《计算机与智能》中展望了人工智能可能的两条发展路径:一个是专注于抽象计算所需的智能,即“离身智能”;第二个则是“具身智能”,即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产生智能行为。
图灵的“梦”,70年后照进现实。在蛇年春晚舞台亮相后,宇树科技的双足人形机器人爆火。上个月,它在“交个朋友”淘宝直播间亮相“带货”,5分钟内销售额达128万元。
2月18日,宇树科技华北区域销售李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因订单量大,订购需要等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和买车一样需要等待“排产”。另据客服4月18日介绍,价值9.9万元的宇树G1,将于4月25日上架“宇树京东自营旗舰店”。
如果图灵还在世,他会不会也买一台呢?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发货要等70个工作日有的动作需要二次开发
众擎PM01前阵子因与网红“甲亢哥”一起跳“斧头舞”而全网爆红,4月19日,这款机器人也参加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目前,其已在京东平台上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京东方面了解到,这款机器人搭载Intel N97和NVIDIA Jetson Orin双芯片,配有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动态平衡和步态自适应调整,是全球首款能够完成前空翻的人形机器人。
登上过蛇年春晚舞台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也是款人气产品。李响告诉记者,“春晚同款”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购买到手时,只能完成挥手、握手等几个简单动作,而空翻等爆发性动作,则需要二次开发。
“宇树科技会开发接口,并提供技术支持,但二次开发步骤,主要还是需要消费者自己完成。”李响还表示,但售价9.9万元的宇树G1不能二次开发,只有固定动作。
众擎PM01的购买详情页也显示:“标配出货动作之外的功能需要客户自己进行二次开发。”记者咨询客服了解到,众擎PM01“商业版”售价8.8万元,只有标配动作,售价近18.8万元的PM01“教育版”可二次开发。众擎PM01出厂基础配置的功能包括行走、打招呼和握手。
所以,想买到一款能自由聊天的机器人,现阶段还很难。
在询问需要多久到货时,李响告诉记者:“购买需要等两个月,一是因为订单量大,二是需要等排产。”2月时,宇树科技还未在京东上架人形机器人产品,购买需要与公司签采购合同。
记者注意到,购买众擎PM01也需要等两个月以上。
相较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的销售已经十分“成熟”。京东平台数据显示,一款“蔚蓝阿尔法机器狗”已售出上千件,一款“可立宝机器狗”已售出超3000件。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机器人“卖”起机器狗:从封闭系统走向通用平台
3月31日晚,宇树G1亮相交个朋友淘宝直播间,它的身份是“全球首个AI机器人主播”。直播过程中,宇树G1作为主播讲解商品,并带货自家“Go2”机器狗(售价为9997元起)。
交个朋友数据显示,其5分钟内销售额达到128万元。这一数字几乎与经验丰富的头部主播在大促专场时的销售效率相当。
4月2日晚,同为杭州AI“六小虎”的“云深处科技”,也在交个朋友直播间展示了该公司的机器狗产品。“以前的机器人像僵尸,现在的机器狗像动物。”罗永浩幽默地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云深处科技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巨头合作,其机器人在变电站巡检、地下隧道探测、灾后现场侦查等复杂环境中展现出高可靠性与强适应力。
如今,人工智能不仅存在于代码和屏幕之中,它已经开始拥有身体,具备感知物理世界、自行决策并执行任务的一体化能力。机器人行业也迎来了从封闭系统向通用平台转变的趋势。
这种开源特性和产品本身具备的功能性,让其走向更多场景。记者了解到,在京东售价4.2万元的众擎“SA01”双足机器人具有开源特性,用户能够依据个人需求轻松添加机械臂等模块,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这让该机器人可适用于科研教育领域,也能在工业、服务等领域发挥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具身智能战投棋局中互联网大厂抢着“付费”
近年来,京东将AI战略重点放在产业端的应用,如数字人直播、物流优化等,但在面向C端用户的AI产品方面相对低调。但在前不久,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现身香港科技大学,参观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项目,此事引发了诸多猜测。
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自建团队,不难预见的是,互联网“大厂”之间围绕具身智能领域的交战将变得更加激烈。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家庭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大厂”们前来栽花、插柳。
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身处棋局之中。
今年初,“BV百度风投”参与了机器人公司“维他动力”近亿元的种子轮融资。
去年10月,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完成近3亿元Pre-A轮融资,阿里等联合领投。阿里此前还参投了通用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参与逐际动力A轮战略融资的6家机构中,有3家来自产业方,覆盖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物流和城市综合服务等多个战略性应用场景。
美团也在机器人领域频繁“下单”。据报道,去年2月,“美团战投”参与了宇树科技近10亿元的“B++轮”融资;6月,美团战投又参与银河通用机器人的天使轮融资
4月19日,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除了通过产业基金途径参与具身智能初创企业投资外,在业务侧也有路径可以实现自身与具身智能产业的协同。
李志起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物流与供应链协同,京东的自动化仓储和配送体系可集成物流机器人,以此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分拣、运输等环节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迭代;二是数据与算力共享,阿里云等平台的海量数据资源和人工智能算力可支持机器人算法训练,如通过云、边协同优化机器人决策模型。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也在4月19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电商平台在具身智能产业侧的应用路径,因各家公司“基因”不同,路径也有差异。对京东而言,其因有智能物流体系的技术底座,可以将人形机器人应用至仓储、分拣等环节。
“此外看股票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场景开放进行生态上的联动。电商平台的线下零售、社区服务等场景可作为具身智能落地试验田。在服务场景中引入服务型机器人,验证人机协作模式。”李志起补充说。